当前位置: 代放生 > 法师开示 > 超越传统:深入理解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之处
超越传统:深入理解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之处
发表日期:2024-04-14 10:22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131次
本文摘要:大乘佛教在小乘的基础上,进一步发展了中观、八识和地藏、六度和菩萨道的思想,以及心性清净、众生平等、皆可成佛的思想。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教义理(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
超越传统:深入理解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之处

大乘佛教又称 "大乘佛法 "或 "大乘",是梵文 "Mahayana"、"Mahayana "等的音译。它之所以被称为 "大乘佛教",是因为它能带着众生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。因其能接引众生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,证悟佛果,故名。在佛教的三乘中,即 "听者乘"、"噶玛巴乘 "和 "菩萨乘","菩萨乘"(或称 "佛乘")是大乘教法。历史上,北传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。一些现代学者将大乘佛教狭义地专指汉传佛教,与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(密宗)一起构成了现代佛教的三大语系。

大乘佛教包括四个修行阶段:信、愿、行、证。大乘菩萨道从十信圆满开始,到初住布施,再到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修六度,然后因接受善知识而进入不退住处(第七住处),证悟第八识地藏心。此后又有十住见性、十行、十回向入初地,依次递增,最后在菩萨寿终之时,坐在菩提树下,证得四智圆明的佛果。易行道净土法门以信佛为主,三福净业为辅。借助佛力无退转地往生之后,再回到娑婆世界修行菩萨道,直至证得无上菩提。大乘佛教以证悟阿赖耶识的真如本性为基础,在证悟阿赖耶识的真如本性后,就会走上菩萨道,即修习六度万行。菩萨以 "四摄"(布施、慈心、同事、利行)作为摄受众生的方便、 小乘教法以解脱罗汉为目标,而大乘教法则以圆满菩萨道--成佛为目标。因此,菩萨道的深度和广度无穷无尽,其主要特点是:菩萨发菩提心,行六波罗蜜,经十地而成佛。大乘可以用《大智度论》中的三句话来概括:1.一切智智相应意--一切智智为无上菩提;2.大悲为上首--发大悲心,以度众生苦;3.无所得为方便行--证悟业空无我义,忘我度众生,净国土。

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教义理(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),发挥佛陀本怀的众生平等、慈悲普度、自觉觉他、自利利他、救度众生的宗旨--菩萨道的菩提心。大乘佛教在修行方法和教义体系上更为精深完备,境界广大无边,其修行成果直指无上菩提。大乘佛教在小乘的基础上,进一步发展了中观、八识和地藏、六度和菩萨道的思想,以及心性清净、众生平等、皆可成佛的思想。从小乘的 "四圣谛"、"十二因缘 "到 "唯识学 "的 "如来藏",大乘三论宗的教义一脉相承,但深度不断增加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学体系。在方法论上,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,强调实事求是,因地制宜(四圣谛)。大乘佛教灵活开放、慈悲平等、普度众生、贴近生活。佛陀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的最重要思想之一,就是众生平等、慈悲普度的思想,以反对 "菩提心 "和 "菩提道"。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,佛教逐渐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。大乘佛教追求菩萨道,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。小乘佛教强调小乘的自我修行,以罗汉解脱为目标。大乘僧人基本上吃素,而小乘僧人则可以吃 "三净肉"。虽然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,但由于教派不同,一直存在争议。

佛陀在世时就曾说过,未来的大乘佛教将在中国出现,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
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众生、离苦得乐。几千年来,中国多灾多难,大乘佛教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,广大人民群众从佛法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利益,灾难和苦难得到了平息和幸福。大乘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,于是出现了家家有观世音,户户有弥勒佛。

在中国,大乘佛教在原有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教育的基础上,增加了菩萨教育。出家人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修心养性,福德有余,深入国家和社会,服务人民,弘扬佛法,利益众生,让众生也能觉悟真理。

以 "六度 "成熟自己,以 "四摄 "成熟众生。"四摄 "即布施、慈心、利行、同事。通过 "六度 "和 "四摄",整个大乘佛教就是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慈悲和智慧能力,培养美德和智慧的养分。为了利己利人,大乘佛教还提倡拥有大量福报和巨大功德的人的宽广胸怀,不求施舍一文钱,甚至不求常施万人恩,但求与众生平等,福慧双修。因此,大乘佛教影响了中国古往今来无数的人,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