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代放生 > 怎么放生 > 内蒙代放生鸟
内蒙代放生鸟
发表日期:2022-11-22 09:11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998次
本文摘要:一、佛教念珠的由来佛经对念珠的记载多出于后期的大乘经典,一部《木槵子经》讲述了念珠与佛教之间的渊源: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,佛陀便教他用木槵

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,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,同时吃素也是放生,避免自己造作杀业。

素食之说在中国最早并不是来源于佛教,而是来源于中国的古圣先哲,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“孔孟思想”的影响。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儒家“仁慈”与“孝道”思想的影响,如《孟子》梁惠王上曰: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,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,是以君子远庖厨也。”这是表示仁慈。根据儒家的孝道,当父亲或母亲去世后,子女要服丧。服丧期间断一切肉,素食布衣,以表孝道。

佛教从汉代初年传入中国时,所传来的经典大都是小乘经典,由于戒律里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僧人食肉,而且由于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为主,来到中国弘法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。所以起初中国的僧人与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,也是非素食者。但是由于儒家“仁慈”与“孝道”的影响,这时在中国僧人当中也有不少是素食者。如道安、慧远等高僧都是素食者的代表。他们主要是出自个人的自愿,并且他们把素食看成是一种苦行。

后来,以菩萨思想“慈悲为本”之大乘佛教经典传入增多,如《涅槃经》、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、《央掘魔罗经》等,还有《梵网经》与《首楞严经》等。这些经典当中都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。《涅槃经》中迦叶菩萨问佛“云何如来不听食肉?”佛言“夫食肉者,断大慈种。”迦叶又问佛:“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?”佛告迦叶:“是因事渐次而制,当知即是现断肉义。迦叶,我从今日,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。”《梵网经》云:“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,断大慈悲佛种子,一切众生见而舍去,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,食肉得无量罪。”《大乘入楞伽经》更进一步从因果轮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。经中指出,众生从无量劫以来,流转于六道轮回,生生死死,轮转不息,曾经都是父母兄弟,男女眷属,乃至朋友亲戚,如何忍心取食而之。

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,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。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。根本五戒,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佛教的不杀生,包括一切众生——有情识的生命。为甚么呢?因为佛教的基本观念,是众生平等,众生皆具佛性、皆可成佛。既然众生平等,众生皆具佛性,如何能杀害同类呢?

我国的孔子最重恕道,他说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佛陀在《四不坏净成就经》中说:“若有欲杀我者,我所不喜,我若所不喜,他亦如是,云何杀彼?作是觉已,受不杀生戒。”

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:“一者于诸众生,普施无畏。二者常于众生,起大悲心。三者永断一切嗔恚习气。四者身常无病。五者寿命长远。六者恒为非人之所守护。七者常无恶梦,寝觉快乐。八者灭除怨结,众怨自解。九者无恶道怖。十者命终生天。”

佛教传入我国,和我国文化相结合。我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,对于动物,所谓:“见其生不忍见其死,闻其声不忍食其肉。”并且我国出家人不托钵乞食,在寺院中自炊自食,所以“戒杀素食、培养慈悲心”的佛教素食观念就逐渐在佛门中形成了。

不杀生这一观念,在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中,更为重视。佛教以为不同空间的众生,都在六道中生死轮回。人道与畜生道,同是六道之一,畜生并不永远为畜生,人也并不永远为人。基于此一认知,多生多劫以来,人与畜生之间,难免没有父母妻子眷属的关系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若杀害各种生命,往往有可能杀害前世的六亲眷属。再者,我今生为人,杀害畜生——飞禽、鱼虾、鸡鸭猪羊,未来生中我如堕入畜生道,别人——包括畜生道恶报受尽转生为人的,也照样会杀我。愿云禅师有诗云:“千百年来碗里羹,怨深如海恨难平,欲知世间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。”恶业招感,世界上连年战争不断,社会上的杀人、放火、勒索、撕票,都是人类共业的后果所致。

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则认为,食用众生之肉的人,虽然没有直接杀生,但是因为你的吃肉助长了他人的杀生,这其实是间接的杀生。印光法师在《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》一文中说:“而诸恶业中,唯杀最重。普天之下,殆无不造杀业之人。即毕生不曾杀生,而日日食肉,即日日杀生。以非杀决无有肉故,以屠者猎者渔者,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,而代为之杀。”

印光法师认为,杀业是各种恶业中最重的恶业。在现实生活中,很少有人能不造杀业。法师认为,即便是你自己能够做到不亲手杀生,但如果你天天食肉,就是在天天杀生。因为如果没人杀生就不会有肉,那些屠夫、猎人、渔人都是为了满足食肉之人的需要,代替食肉者杀生而已。所以,印光法师认为,当一个人助长了别人造作了杀业,他的行为就是杀生。

印光法师认为,食肉与吃素是一个人超升或堕落的根源。如果一个人想爱惜自身及普天人民,想长寿安乐,不遭受意外灾祸,就应当戒杀吃素,也是为挽回天灾人祸的第一种妙法。印光法师在《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》一文中又说:

“然则食肉吃素一关,实为吾人升沉,天下治乱之本,非细故也。其有自爱其身,兼爱普天人民,欲令长寿安乐,不罹意外灾祸者,当以戒杀吃素,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。”

印光法师指出,一个人虽不杀生,但他吃肉助长了人的杀业,其实是犯了杀戒。只有当一个人不亲自杀生,坚持吃素的时候,他不仅不造作恶业,还能够免除各种苦报,他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放生之举。

念珠的佛教文化内涵

念珠的佛教文化内涵(图片来源:大菩文化摄影:黄志军)


白岩松在《你幸福了吗》一书中说:“走在人群中,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,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,从不言说,却日益增多。越来越多的人,不分男女,会戴上一个手串,这其中,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;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,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,或左或右。这其中,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?又或者,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?”

如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佩戴念珠的人。对于佛教徒来说,佩戴念珠是为摄心禅定念佛;而对于很多非佛教徒来说,念珠则更多的是一种饰品,不但美观大方,还可取趋吉避凶的用意。

内蒙代放生鸟

念珠梵名“钵塞莫”,汉译为数珠,也叫“诵珠”、“咒珠”等,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。佩戴念珠的本义,是帮助修行者提起正念,断除烦恼,庄严威仪。有人形象地称念珠为“拴马索”,意指当人心如野马、杂念纷飞的时候,手掐念珠便可以遏制妄念,增定力,生智慧。

虽然在多数情况下,佩戴念珠是佛教徒的一种标志,但是最初的念珠并非佛教所创用。追溯念珠的本源可以发现,它是由古代印度人用以缠身的璎珞蔓条演变而来。

一、佛教念珠的由来

佛经对念珠的记载多出于后期的大乘经典,一部《木槵子经》讲述了念珠与佛教之间的渊源: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,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树的种子穿成珠串,随身携带,无论行、坐、卧,一边念佛的名号,一边拨动珠子,从一至百千万,便可清净自心,放下一切。

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,谓之“百八烦恼”,即六根的六种烦恼乘以三世。《木槵子经》说,可以用一百零八颗念珠,破“百八烦恼”。

在我国,有关念珠的记载,始于佛教盛行的隋唐时代。相传那时净土宗的道绰大师在弘法的同时常劝人“念弥陀佛名,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,每一称名,便度一粒,如是率之,乃积数百万斛者”,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计算念佛的数目。由此,佩戴念珠的习惯便在我国佛教界不断传承。

因为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并无关于念珠的记载,念珠本身也不包括在头陀十八物中,所以以律典为依据的南传佛教僧徒较少持有念珠。但是对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而言,念珠却是必备的重要法具,特别是净土宗和密宗,其僧徒最常以念珠来念佛持咒。

珠串上珠子的数目是有一定要求的,不同的珠数代表了念珠的不同品级。

二、不同数珠的意义

数代表了念珠的不同品级。在佛经规定的基础上,为方便教化,对于不同珠数的念珠,历代高僧又赋予了不同的意义。

如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;五十四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四善根因地;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,即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;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;二十一颗表示十地、十波罗蜜、佛果等二十一位;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;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,故共成一千零八十;三十六颗和十八颗的意义与一百零八颗相同,只为便于携带。留心观察念珠可以发现,其上的珠子在颜色、大小、材质方面有时不完全相同,可分为母珠、子珠、隔珠、记子、记子留等。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