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代放生 > 积德改命 > 行亦禅,坐亦禅(坐禅的最高境界)
行亦禅,坐亦禅(坐禅的最高境界)
发表日期:2024-04-13 09:14| 来源 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591次
本文摘要:直到他见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,才知道不要离开自己的身心另外去找什么,如果这样去求道求法,希望悟道得法,那就离开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。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身体和正在动念

□圣严法师

  圣严法师问:永嘉玄觉大师在〈证道歌〉中有一段话: “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”是不是说,不论你在做什么事,心中感到自在安然,就是一种禅的体验呢?答:永嘉大师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,在受到六祖的肯定和印可之后,写了一篇〈证道歌〉,这三句话即出自其中。大意是不论行住坐卧、语默动静,只要能体会到安定自然,就在禅里边。

  很多人误解禅一定要打坐,或者一定不打坐;这两种观念都不要执著,否则都是错的。禅宗讲求心的自在、明净和烦恼的解脱,不在于打坐不打坐。如果一味打坐坐到瞌睡连连或妄念纷飞或一片茫然,心不明净不解脱,这种打坐是徒然的,只是让身体休息、让心胡涂,不能开悟。

  不过打坐可以使人比较容易把心安定下来,也比较容易发现内心的种种活动,接著再用参禅的方法把散乱的、有如电影般一幕幕的念头减少以至消弭,出现统一的念头,最后连统一的念头也不见了,这就是明净安定的体验,就是禅。

 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禅,问题在于能否体会到安定自然。若能体会,那么讲话也好、不讲话也好,行动也好、在静止状态也好,无非是禅。也可以说,吃饭是禅、睡觉是禅、拉屎撒尿是禅、太太喂小孩是禅、先生上班工作全是禅。

  永嘉大师这三句话虽很简单,但已道尽修行禅法的原则和特性。修行禅法不在于采取什么坐姿或生活方式,重点在于要体会到安定自然。不过,千万不要误会喝酒赌博、骂架斗殴、烧杀淫掠也是禅,因为这些行为 本身就是放逸、荒唐、罪恶,使身心都陷在混乱状态,绝对不是禅。

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

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,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。水上一个人,水面一个人;水面上的不是他,水上的才是他。当他尚未看到倒影之前,始终不得开悟,不知道自己本来的面目究竟是什么东西,认为在身外一定还有一个东西是本来面目或自性。直到他见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,才知道不要离开自己的身心另外去找什么,如果这样去求道求法,希望悟道得法,那就离开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。

  现在我看到水面上的影子,影子是我,而我并不是那个影子,这就是开悟。很多人认为开悟一定是悟到不得了的事,其实,未悟的时候对面不相识,悟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曾离开过,如此而已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「影子是我,我不是影子」,影子是从我产生的,离开了我不会有影子。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身体和正在动念头的心是本来面目的影子,离开我们的身心之外,不可能还有个东西叫本来面目。可是尚未发现这个道理之前,绝不可以把我们平常有执着、有烦恼的身心当作本来面目。

一般人常在生活中自我困扰,也困扰他人,原因就在于区别什么是我、什么是你、什么是他。而事实上,我也好、你也好、他也好,自己所体会到的,所感觉到的,不是那本来的东西,而是从经验、知识所学习而来的一种判断,并不是一出生就拥有和知道的。因此有人说,婴儿所见的世界是真实的,成年人所体会的世界是非真实的。

  我想这是个比喻而已,因为婴儿的生理、心理都尚未成长、成熟,他们所见到的世界是一片混沌,心智上是一团迷糊,并不像断了烦恼的智者那般明朗而不执着。若能达到洞山禅师的悟境,他会对所有的现象清清楚楚,了知我和非我而还能心无罣碍。 「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」,烦恼的身心并未离开我的本来面目,只是把我的本来面目遮起来了;我今天离开了执着的烦恼,本来面目终于现前。所以现在的我是本来面目,而不是那个烦恼的我。我还是在的,只是没有烦恼了,多么高兴啊!

摘取自《圣严说禅》

行亦禅,坐亦禅(坐禅的最高境界)


参考资料
(责任编辑:admin)
热门推荐